近日,IWSR發布了2020中國酒類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進口葡萄酒、烈酒在中國市場的整體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但2021年,中國市場有望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酒類市場未來的增長機會在二線城市
IWSR報告指出,我國的中產階級,約占到我國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仍在快速增長。而這些負擔得起進口酒消費的富裕階層,大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目前而言,進口酒的消費大多發生在中國一、二線城市,而未來真正的增長機會將在二線城市。
另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成熟的電子商務酒類市場,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已經習慣在網上購買酒精飲料。近年來,這一渠道由于價格透明度越來越高,也正在重塑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消費渠道。
IWSR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酒精飲料市場的線上消費占比為39.1%,線下為54%。具體來看,葡萄酒線上占比最高,達53.9%;烈酒和啤酒的線上占比也較高,均超過四成。
但是與烈酒相比,葡萄酒在電子商務領域的SKU數量和利潤率都相對較低,因此其份額占比也相對較小。
2020年所有酒類產品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IWSR的報告顯示,2020年,由于疫情,中國市場在1-3月處于“停滯期”,3月下旬開始,大部分市場開始逐步恢復正常??v觀2020年全年,雖然下半年市場恢復迅速,但所有酒類產品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漢凱菲斯奈特集團中國區品牌推廣代表顧育平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疫情期間,餐飲和夜總會娛樂渠道受影響較大,這兩個渠道是消費暫停,意味著七成市場受到了影響。
宏觀來看,2020年,中國市場葡萄酒的消費量為41.38萬千箱,同比下降19.1%;烈酒為86.8萬千箱,同比下降4.6%,啤酒為426.5萬千箱,同比下降5.1%。
具體到葡萄酒品類,2020年,靜止酒和起泡酒的下降幅度較大,分別為32.9%和25.1,其次為加強型葡萄酒,下降幅度為13.8%,開胃酒則有3.1%的小幅增長。
從烈酒品類來看,2020年,中國市場威士忌的消費量為1680千箱,同比下降4%;白蘭地的消費量為3391千箱,同比下降4.7%;伏特加的消費量為561千箱,同比下降10.9%,另外,金酒、朗姆酒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1年酒類市場將恢復增長
報告顯示,2020年,法國為我國靜止酒第一大來源地,進口量為1萬千箱,其次為澳大利亞,為9.6萬千箱,智利和西班牙則位居三、四位,進口量分別為0.55萬千箱和0.4萬千箱。
張裕、長城、奔富、洛神山莊以及Félix Solís則為我國靜止酒市場前五大品牌,其中,張裕以3750千箱的銷售量占據了4.6%的市場份額;長城以3650千箱的消費量占據了4.4%的市場份額;奔富以1194千箱的銷售量占據了1.5%的市場份額,洛神山莊和Félix Solís的市場份額則分別0.9%和0.6%。
目前,中國市場恢復狀態良好,因此,2021年酒類市場將有望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葡萄酒市場目前仍處于調整期,可能還需要1-2年的時間,才會迎來觸底反彈。
烈酒方面,IWSR預測,2021年,干邑將恢復到5%左右的年增長率,混合蘇格蘭威、麥芽蘇格蘭威士忌將繼續保持增長。其他進口烈酒類別,例如:杜松子酒、伏特加酒、龍舌蘭酒和朗姆酒也都將從2021年開始恢復增長。